读脂砚斋评《红楼梦》有感

红楼梦我看过有七八遍了,但是带评论的是第一次看,感觉很像在B站看视频的时候有弹幕,而且是两百多年前的弹幕了。因为脂砚斋和作者生活的时代比较接近,又跟作者比较熟悉,所以对于书中的很多文字的解读比较接近作者的原意。因此读评本也增加了我对于《红楼梦》本身的理解,接下来的文字就说说我看完这遍的感受吧。

1. 薛宝钗很多时候只是看事情过于理性了

在历来对于薛宝钗的评论中,有很多的声音是说她冷心冷肺,住的地方也太素了,不像一个女孩子家的屋子。金钏跳井死了,本来这件事情宝玉有很大的责任,但是她安慰王夫人说是金钏自己不小心。尤三姐自刎以后,柳湘莲也跟了道士出家了,当薛姨妈和薛潘还在谈论这个事情的时候,薛宝钗想的却是应该招待和哥哥一起去贩货物的伙计,因为他们也辛苦了很多天。薛潘回来带的东西也是薛宝钗一一的分好,拿给园子里的人,并且没有让大家知道彼此的多少。以前我也会觉得薛宝钗太冷了,没有人情味,不过看过了人世间的很多事情以后,我才发现只是她活的太过理性了。国庆回家的时候,去小姑家转了转,聊起我爸爸,姑姑还搞不清我爸爸到底比她大几岁。生日不记得还好,年纪大小也不记得了,这大概就是—“小时是兄弟,长大各乡里。”。薛宝钗只是把自己家的事情和别人家的事情分的太清楚了,这也不能怪她。如果她没有嫁给宝玉,那么等她和宝玉分别成家了,关系就不会这么好了。

2. 林妹妹是一个聪明并且感性的人

在历来对于林黛玉的评论中,聪明和感性往往是最多的两个词汇。如果不是一个感性的人,大概不会想到“一年三百六十日,风刀霜剑严相逼”,也就不会把花瓣用袋子装了,埋到土里,时间久了不过随风化了。如果不是一个聪明的人,大概不会粗粗一算,就知道贾府出去的多,进来的少,要提前做打算了。但是林姑娘这样一个太聪明的人,比较容易思虑太过了,很多事情过去了还要在心里掂两三遍,太容易在乎别人的看法,也可能跟她寄人篱下有关。她的性格里既没有薛宝钗的理性,也没有史湘云的豁达,再加上身体又不太好,父母双亡的她结局一定不会太好,也许这就是她的人生吧。

3. 宝玉是多情但无用的人

对于宝玉的评价,除了原文中的两首 西江月 的词以外,我觉得薛宝钗的评价也很中肯,真真的一个富贵闲人。虽然在小说的第五回他就初试云雨情了,但是除了袭人,他对其他的女孩子都没有这方面的想法。他对女孩子的感情就是希望那些女生可以过得开心,还就就是能陪他玩,她对林黛玉是真心的喜欢的,但是这丝毫不耽误他跟金钏开玩笑,逗太太屋子里的彩霞姑娘,以及换了衣服还要问鸳鸯好看吗。林黛玉曾提醒过他,说贾府的经济可能要维持不下去了,宝玉却说:“凭他短了谁的,也不会少了咱们两个的”。哥哥贾珠不在了,留下了和嫂子和侄儿,父亲年纪也不小了,以后家庭的担子就落在了他的身上,可是他却没有丝毫为此进行准备,侄儿贾兰夜里还要温习功课呢。他的这个做法让我想起了《浮生六记》中的作者沈复,两个人都是家里的条件不错,两个人都读书不错但是不会挣钱,家道中落以后,结局也都不好。

4. 众生相—几笔描绘

比如对于邢夫人的描写,从迎春的角度来看,邢夫人作为后妈完全不考虑她的幸福;从王熙凤的角度来看,作为婆婆,在贾母过生日的时候,完全不给儿媳妇留面子;从邢大舅的角度来看,作为姐姐没有教管和照顾好弟弟;从贾琏的角度来看,好不容易通过鸳鸯从贾母那里搞到点钱,马上就被拿走1/10,丝毫不考虑儿子当家的难处。

5. 总结

《红楼梦》就是这样一部常读常新的书,每次读都能给我带来很多的感触。当然随着年纪的增长,体会到的东西也会有很大的不同。如果你有什么不同的观点和看法,欢迎留言讨论。

可以聊聊文学,
可以聊聊摄影,
可以聊聊程序,
可以聊聊感悟,
你想听我聊什么,请告诉我。

image